由钢贸商向钢铁流通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性(行业分析)

时间:2018-08-03 00:00:00 来源:诚钢钢铁 - 内蒙古鹿景金钢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点击:12111



随着钢材市场的不断演化,有很多钢贸商朋友都在随着市场的波动和客户的需求不断改革进步,努力适应市场大潮。今天就传统钢贸商向钢铁流通企业转变的必要性分享一些看法和观点。
分割线
在外界看来,传统钢贸就是买进卖出赚取差价,从业门槛和从业人员素质都相对偏低。其实恰恰相反,经过多年的市场历练,能够生存下来并且能做大做强的企业,必然有其优秀的企业文化、管理机制、运营思路、团队建设和服务体系。而这些成功的企业早已不属于传统钢贸商的范畴,应该划为钢铁流通企业更为贴切。相对于传统钢贸商而言,这些成功的企业不单是低买高卖的营销高手,更是能够从钢铁全产业链的销售、加工、配送等方面深耕细作,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人才梯队培养、业态模式创新和服务体系优化的管理赢家。

近年来,不乏听到很多同行说“今年的年景不好、市场不好做、货卖不动”诸如此类的议论,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钢贸商近年来越来越难赚到钱呢?简单的分析一下:


首先,一部分钢贸商总是把希望寄托于市场,等待着行情利好的切入点。但就市场变化而言本身就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就像近年来的冬储就一反常态,屡屡刷新人们对冬储价格的把控经验与想象空间;


其次金融机构对于钢贸商的不信任不支持,导致钢贸商融资贵融资难,经营风险增加。另一方面来看产业资本相对金融资本而言处于明显弱势地位,受金融波动影响较大;


再次钢厂近年来大规模介入工程直供,去中间化的操作模式使得钢贸商利润逐年递减;再加上电商等新兴业态的低成本运作和不同的盈利模式也对传统钢贸商产生了很大冲击;


最后,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意识薄弱,团队缺乏综合竞争力。


面对这些问题,很多钢贸商都苦不堪言,举步维艰。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生存窘境呢?


从行业纵深来看,简单的经营模式难以生存,电商等新业态对于传统钢贸商的冲击将会越来越明显。钢贸商中很大比例还处在简单的夫妻店模式下运行,多年来习以为常的经营模式固步自封,无法满足变化规律。而一些钢贸商又不愿去深入研究市场、研究客户、研究经营模式、研究团队建设,长期将自己困在已有的圈子里,这样的企业终将难以经受市场快速变化的考验。


从行业环境角度来看,中国未来五到十年投资拉动性经济难以改变,中国的基础建设还很薄弱,但工程项目反而是处于一个“国进民退”的尴尬局面。国企、央企等大型建设企业的强大竞争优势也导致民营企业的参与份额日渐稀少。


从这两个角度的分析可以看出,若钢贸商经营模式不能创新,团队建设能力弱,经济规模体量小必然会导致经营和服务的脱节,用户发生根本性改变但是我们没有转变。因此,想打破当前钢贸商的生存困局最有效的“灵丹妙药”就是向钢铁流通企业转型升级。
分割线
很多人一提到转型就头疼,不敢着手,怕担风险。但是我认为企业的转型升级就像病人看病一样,企业有了病不去医治,不去理性的分析企业发展的痛点所在,又谈何发展和生存呢?我们应该正确看待转型,它是一种学习和成长的机遇。应该从以下几个角度着手逐步改变自身认识:


首先是从长远发展的眼光看待企业经营,要明确企业经营方向必须要以发展为目的,盈利是一个发展的附属结果,并不是最终目的。简单粗暴的进销差是难以维持长远发展的;


其次应该深入研究市场需求,以大格局、大范围的眼光看待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创新经营模式,调整老旧的经营思路,制定贴近市场需求的经营政策;


再次应该深入研究用户的综合需求,以用户需求变化作为企业发展的主线,不断调整自己的经营模式。


然后是加强团队建设,把用人机制和团队建设作为企业经营的重中之重深入研究;另一方面加强企业文化和制度建设,用文化来选择人,用制度来约束人,双管齐下推进执行。广大同行朋友们要共同努力摘掉被社会普遍认为的“从业素质低下”的帽子;


最后应该正确看待企业之间的合作,以“珠联璧合”的战略思维推行股份制合作,扩大企业规模。增加抗风险能力,甚至实现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市场最终必然不需要那么多的钢贸商,争取合作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逐步“由人治转为法治”才是正确的转型方式。
分割线
  我们相信,传统钢贸商中必然会转化出更多优秀的钢铁流通企业,为钢铁产业链供给侧改革进程添砖加瓦,为钢铁行业的高速腾飞引吭高歌!

关注
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
网站

访问手机网站

投诉
建议

加入
诚钢

顶部